中国营养学会发布《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》
 发布时间:2025年01月04日  
            
	中国营养学会发布《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》
	5 月 12 日,以
	“奶豆添营养,少油
	更健康”为主题的第
	十届全民营养周正式启动。由中国营养
	学会专家组编写的《乳糖不耐受与科学
	饮奶专家共识》(以下简称“共识”)
	正式发布。
	乳及乳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
	部分,是膳食中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
	来源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
	推荐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,摄入量相
	当于每天 300ml 以上液态奶”。然而
	我国人群对乳及乳制品的健康作用认识
	尚不充足,人均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远
	远达不到推荐量,且远低于欧美国家及
	邻近的日本、韩国等国家。《2015-
	2017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
	报告》显示,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摄
	入乳制品仅为 25.9 克/天,不到推荐
	量的 1/10。究其原因,除了饮食习惯
	的问题,我国居民对乳糖不耐受/乳糖
	吸收不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。为科
	学引导公众饮奶,正确认识乳糖不耐
	受,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组在查阅大
	量国内外科学文献的基础上,编制了
	“乳糖不耐受专家共识”。为国民正确
	认识乳糖,科学饮奶提供权威指导。
	《共识》指出,乳糖不耐受是由于
	小肠中乳糖酶活性不足,导致摄入的乳
	糖不能被完全分解和吸收,从而出现腹
	胀、肠鸣、腹泻等症状。乳糖不耐受的
	症状容易与其他胃肠道问题混淆,且存
	在较大个体差异。目前多数人容易因为
	饮奶后出现上述症状而盲目回避乳制
	品,这也是导致乳制品摄入量不足的重
	要原因。
	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表
	示:“乳制品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,
	提升乳制品摄入量是今年全民营养周核
	心主题之一。在日常的膳食当中注意摄
	入足量乳制品,可以保证钙和优质蛋白
	的摄入,对健康有许多积极作用。但由
	于对乳糖存在认知误区,很多国人在日
	常饮食中对乳制品采取盲目回避态度,
	再加上长期饮食习惯影响,导致国人乳
	制品摄入量不足,从而错失优秀的营养
	来源。为此,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组
	基于大量国内外科学文献,编制了这份
	共识。相信共识的发布能够帮助更多国
	人重新认识乳糖,并建立科学饮奶观,
	将喝奶纳入一日三餐,提高国人饮奶
	量。”
	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教授在
	对《共识》进行细致解读时进一步强
	调:“由于乳糖对营养素的吸收和肠道
	健康具有重要作用,基于用进废退的理
	论,大多数情况下,乳糖不耐受人群无
	需完全回避乳糖。可以通过选择低乳糖
	乳制品、补充益生元/益生菌/乳糖酶等
	其他方式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,也可
	以通过控制单次乳制品摄入量、逐步加
	量、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等。”
	该《共识》强调了乳制品和乳糖对
	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,澄清了公众对于
	乳糖不耐受存在的常见误区,提供了改
	善乳糖不耐受的具体措施,为乳糖不耐
	受人群提供了实用的饮食和健康建议,
	以期帮助中国人养成饮奶好习惯,提高
	乳制品摄入量,切实践行“每个人都是
	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”。
            